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新泰市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基点,
积极开展
新家园靓村、设施配套提升、
农村文明创建、善治提效
四大专项行动,
抓乡村“颜值”提升,
扮靓新家园。
新泰市以“百村示范、百村创建”为抓手,实施乡村记忆和景观再造工程,推动乡村整体美、区域美、个性美,打造一批现代社区型、乡村旅游型、生态自然型特色精品村庄,全市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、省级生态乡镇15个、美丽乡村562个、美丽庭院7600余户。 掌平洼村、泉沟村、高家店村、酒台村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村庄,龙廷镇太公峪村被评为全省传统村落,12个村被确定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单位。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,综合运用压煤搬迁、棚户区改造等政策,建设集聚型农村社区81个,安置农民25.1万人。 新泰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理念,深入推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,下功夫做好“活水”“植绿”“还林”“护林”等生态修复文章,完成造林3.1万亩,创新“社会共治、以河养河”河长制管护机制,实施柴汶河生态修复治理等重大工程,天蓝、水绿、地洁的美好田园加快打造。 畜禽养殖转型升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,长兴农业、谷里高效农业园、天信农牧成为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典范。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,全面推进治脏、治乱、治堵、治房、治水等行动,特别是针对建筑拥挤、道路拥堵等顽疾,大力开展“去围墙”“去违建”工程,持续改变农村面貌、改善人居环境。 以垃圾污水处理、厕所革命、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,推进镇街驻地、特色商业街、特色产业园、集中居住社区“四个一”改扩建工程,加快农村“七改”和“巷巷通”“户户通”,全市农村改厕实现镇域全覆盖;新增高效节水灌溉2.21万亩、高标准农田2.88万亩,深松土地7万亩,为农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。美丽乡村建成比例达到74.9%,完善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市处理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,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%。 推动乡风文明、家风良好、民风淳朴,让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。深入实施爱、诚、孝、仁“四德工程”,开展最美农民、最美村干部、最美党员等18个系列“榜样新泰·最美人物”和乡村振兴“十大人物”评选活动,分层分类评选文明村镇、文明家庭,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,全市志愿者队伍达到12万人,培育表彰中国好人7人、山东好人51人。 落实村居党组织书记兼任红白理事会会长制度,完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,统一“白事”标准,解决婚事高额彩礼等不良习气,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。深入推进“平安新泰”“法治新泰”建设,全面启动“雪亮工程”,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信访积案“清仓控源”行动,创新平安协会社会化维稳机制,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稳。